大稻埕煙火-20111010


下午四點多, 啟程出發, 半路上, 居然下了一點點毛毛雨, 差一點決定想轉頭回家, 還好只是一點點小毛毛雨, 跟上次一樣我將機車停在永樂市場旁, 走路進去5號水門.

一進五號水門, 人山人海, 這一次我因較早到, 向左轉, 打算網籃球場主舞台方向前進, 挺進到網球場邊, 整個沿岸滿滿滿的腳架, 最後, 不小心溜進去媒體專區, 正在與鄰座同好沾沾自喜之際, 條子杯杯來了




拍完這張, 哎, 被眼尖的條杯杯盯上, 請出場, 此時, 只有死皮賴臉的凹在防守線旁的角落裝傻, 蹲坐在警界線的攝影同好前, 以不檔到人為原則, 但是, 因視角太低, 前方又有小樹叢, 拍攝條件真的很惡劣, 可是, 我知道一旦我出了警戒線, 今天就毀了, 好吧, 就醬啦

相機架好, 靜候時間過程, 今天帶28-300mm 及 14-24mm, 因很靠近煙火施放平台, 就架上14-24mm.再複習一下拍攝的設定,
1> 切掉長時間曝光的雜訊抑制
2> 切換到光圈, 快門, 對焦全手動
3> 縮光圈到 10, 或更小
4> 手動對焦到無限遠, 稍微回來一點點
5> 快門切到 B, 用快門線
一切就緒, 煙火施放前20分, 居然..............下雨了

還好下10分鐘雨就停了

8:30準時開砲, 一開砲, 因距離發射台約只有一百多公尺, 相當震撼, 而且風向如預期吹東北風, 沒有煙霧停留的問題


施放的節奏非常密集, 幾乎是令人無法喘息的低空高空交錯施放

只是, 站在前方的條杯杯很白目, 自顧自的走過來又走過去



儘管拍攝小環境條件差, 但是, 我的大環境是對的, 天空中近距離的煙火讓人為之屏息


拍煙火很重要的是要拍出煙火自爆發到結束的火光牽動的線條

密集的煙火時, 可曝光兩次到三次砲火後再關B快門

觀察跑火方向快速水平移動完, 再按下B快門, 捕捉下一個美好瞬間

單一色調的煙火也有其特別的味道

現場驚呼聲連連

這個煙火也很特殊, 不過如果不在主舞台附近, 可能不容易看到

1200 秒的煙火施放, 我拍了上百張, 不像上次的只能選出少於十張作品, 這次基本上都okay, 只是, 都要後製裁切, 將那位白目的條杯杯"喀嚓"掉, 檢討兩次拍攝經驗, 歸納這次比較順手原因如下 :
1> 選拍攝點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1.1. 上次我選的位置在較靠台北橋端, 無法清晰判讀煙火發射的時間, B 快門的掌控較不易精準
1.2. 上次的點與發射煙火的砲台平面夾角較小, 以至於, 煙火教易前後重疊, 互相干擾, 這次位置與發射
砲台平面垂直, 能整個看見"面"的呈現, 但是, 一定就要用廣角
1.3. 風向更是靠天, 不過大部分台灣秋冬都是吹東北風, 在東岸絕對比在西岸有較高的勝算, 我看到
同時間由三重端的朋友拍的就有較多的煙灰飄散, 畫面較不純淨
2> 鏡頭選擇, 在河的沿岸拍, 應該盡量用廣角, 才不會爆框, 如果是在附近德大樓上拍, 應該中距離焦段
的鏡頭就很Okay,應該用不到長焦段
3> 光圈的選擇, 這次我選擇 F11, 感覺差不多 Okay, 即便後製降亮度, 都讓光點線條夠粗, 只是在連續
砲火時, 感覺會稍稍過曝
4> 白平衡 : 我用自動
5> 快門 : B 快門, 這次對B快門的應用有較多的體會, 因靠近煙火發射點, 一聽到砲聲就按下開B快門,
約兩回砲聲, 就關B快門, 如感覺砲太亮, 就一回砲聲就關. 如太暗也可加到3-4回砲聲再關, 關後立即
再開, 迎接下一回合, 如此, 周而復始, 感覺都有拍到煙火由中心爆發牽出的光影一路到結束, 好棒
本文由clementlin優質投稿
-
46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