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西班牙】他鄉遇故知之小吃篇
話說來到馬德里的第二天,我們牽著兩隻拖油瓶從公寓走到馬德里市中心的市長廣場(Mayor Plaza),過年期間廣場變成市集,熱鬧卻有些許雜亂。夾雜了不少中國人在賣著吹泡泡手槍。轉眼間,手中除了簡單的午餐火腿可頌外,又多了兩把吹泡泡手槍(真是不能小看小孩+小販的聯合催眠威力!),想說我如果再待在廣場上,可能警察就要當我是中國小販來取締我了。於是我們繼續往皇宮方向走(Royal Palace)。簡單地在皇宮前的公園裡把午餐嗑掉之後,來到這座十八世紀的皇宮建築外,迎接我們的卻是長不見尾的排隊人龍。在皇宮的欄杆外拍下了到此一遊的照片之後,大約已經是下午兩三點。而從公寓到皇宮的直線距離大約是一點五公里。


可以想見的,我們家這兩隻都已經開始唉唉叫了。畢竟五歲七歲的小孩,如果是上學日,應該就要睡午覺了。於是我們翻開旅遊書,決定按圖索驥,返回市場廣場附近的一間著名小咖啡廳San Gines,喝喝他們有名的熱巧克力。
沒想到還真的是一間小小的熱巧克力店,要進去座位區還要排隊。當然我跟Evan在這種時刻一定會為了“你看啦,要先付錢”、“妳不要那麼緊張好不好”之類的小事起口角。但即使已經很累很酸又有氣,我還是有在排隊的時候,拍下了櫃台上的巧克力。

來之前不知道,還井底蛙地以為全世界的熱巧克力應該都一樣。但其實西班牙的熱巧克力非常濃淳,濃到很難“喝”下去那種程度。後來坐下來了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是配churros一起吃的。一邊沾著吃,一邊隨意啜兩口。跟一般熱巧克力的“喝”法完全不同。


其實從一開始遇見這品甜點,我就一直有一種奇妙的、似曾相識的感覺。忘了是吃到了第幾次之後(我們在西班牙“流浪”十四天,點了四次churros),突然間我恍然大悟,哎呀,原來是老鄉啊!
這不就跟我爸以前喝那種很濃很濃的米漿配上油油脆脆的油條,而且一定還要把油條沾到米漿裡吃,是完全一樣的道理啊。因為Churros的樣子真的蠻像油條的,而且質感其實是介於油條和甜甜圈之間。(這樣大家能了解那種口感了齁?)
所以當台北的夜店咖混完了夜店後跑去喝永和豆漿時,馬德里的夜店咖,就在開到早上七點的San Gines拿churros沾濃濃的熱巧克力喝。世界真奇妙!幾乎可以拿來做《地球之夜》那種電影的轉場鏡頭了。 而有一個說法是,Churros還真的是明朝的時候,從中國傳來的。(一定是這樣的啦,其他的說法都不準!)
恍然大悟的時候,我就好像是拿馬德蓮沾著椴花茶,當那飽含著馬德蓮碎屑的椴花茶碰到我的上顎時,整個童年一一浮現... 最好是啦!我想的是,咦,這個地方還不錯,把Evan騙到這裡來教英文,小孩長大以後可以講中,英, 西文,那不就地球表面大部份都無入而不自得了嘛!哇哈哈哈))))))))))
【同場加映】


本文由yfireland優質投稿
-
0
- 0
